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认识帕金森,关爱身边的“慢动作”人群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神经内一科     点击量:loading...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辅助帕金森的管理”。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60岁以上高发,但年轻患者也可能出现)。它的核心问题是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逐渐退化,导致运动控制能力下降。据估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即每1千个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7名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病的表现

       主要症状:  

       运动症状(抖、慢、僵):手抖(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如写字变小、走路拖步)、平衡障碍。  

       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如梦中挥拳)、认知功能下降等。

       误区一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 → 未必!特发性震颤、甲亢等也可能引起颤抖。 

       误区二

       “帕金森病=老年痴呆?” → 两者不同,但晚期帕金森患者可能合并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遗传:约10%患者有家族史。  

       环境: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可能增加风险。  

       年龄: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  

       其他:脑外伤、肠道菌群紊乱等也被研究关注。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核心):补充多巴胺(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适合药物效果减退的患者。  

       3.康复训练:言语治疗、步态训练、太极拳等可改善生活质量。

       4.人工智能辅助帕金森病的管理:AI可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步态、语音及可穿戴设备数据实现早期筛查,并实现监测震颤、步态等核心症状。  

       关键提示:  

       早诊早治可显著延缓病情,若发现家人有动作变慢、表情减少等以上表现,尽早就医!

患者与家属如何应对

       在帕金森病的日常管理中,“吃得好”和“心情好”同样重要。

  1. 心理支持:

  患者容易情绪低落甚至抑郁,家人的关心是最好的“心灵解药”。多陪他们聊天、散步,耐心倾听感受,鼓励参加兴趣活动或病友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避免说“别多想”等否定情绪的话。好的心情能帮患者更有信心面对疾病,也能让药物和治疗发挥更好的效果。

  2. 生活调整:  

  防跌倒:家中增加扶手,穿防滑鞋。

  3.饮食:

  饮食: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坚果,用橄榄油替代部分食用油,试试“地中海饮食”——这种以天然食材为主的饮食习惯,不仅能提供丰富营养,还富含抗氧化物质,就像给神经细胞穿上“保护衣”,帮助减缓病情影响,蛋白质需与药物时间错开(避免影响药效)。 

  4. 社会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病友会、兴趣活动,减少孤立感。

  帕金森病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治愈,但2025年的我们已经有了更多武器对抗它。记住:“抗帕”之路虽漫长,但每一步都值得光亮。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一样可以很精彩!这不仅是和疾病的战斗,更是对生命质量的守护。

“帕金森”小测试

       1、你从椅子上起立困难吗,起身时是否有头晕症状?

       2、你写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3、有没有人说你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

       4、你是不是不像以前一样站直?

       5、在睡眠中有肢体剧烈运动或梦境演绎情况?

       6、你的面部表情 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

       7、你是否存在排便困难情况?

       8、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或者手指、拇指、下颌不自主震颤或抖动?

       9、你走路时是不是拖着地走小步,或者肢体僵硬,不像以前一样自然摆动双臂,容易摔跤?

       10、有没有心境障碍,情绪低落?

       11、吃饭是否像以前一样闻到饭菜香味?

       如果以上问题中,有3个及以上的肯定,建议医院早期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