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创新技术持续开展一一气管镜下微创治疗 让呼吸更畅快
发布时间:2017-05-31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loading...

 

  九年磨一剑,迎接新挑战。经过九年历练、顺应医院改革,一年前呼吸内一科重新整合,在科主任王惠霞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全科人员齐心协力、凝心聚力,科室瞄准呼吸学科发展前沿,在创新中不断前行,新技术新项目蓬勃发展,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更新、成熟,造福着广大患者,硕果累累。

  案例一 患者郭某,男,61岁,"咳嗽气短3天"之主诉2017年5月18日收住入院。入院前3天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气短,呈间断性,无胸痛与放射痛,无呼吸困难,干咳无痰,未治疗。无头痛头晕,无寒战发热,无咯血,今自觉咳嗽气短加重来院,急诊行胸部CT提示"左上肺不张",以"阻塞性肺炎"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脊髓灰质炎病史。入院血气分析(吸氧3L/min):PH 7.50,PCO2 35mmHg,PO2 72mmHg,HCO3- 27.3mmol/L,SaO2 96%(氧合指数218)。初步诊断:1.阻塞性肺炎2.l型呼吸衰竭 3.左上肺不张原因待查:肺癌?入院时胸部CT如下:


  CT示:"左肺前段改变,考虑支气管腔内占位并前段阻塞性肺不张,左侧肺气肿。"经完善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凝血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后,2017年5月22日行初次气管镜检查:


  第一次气管镜检查明确病灶为左主支气管肿物,肿物表面不光滑,有灰白色坏死物附着。镜下考虑肿瘤可能性大。

  3天后病理结果回示,提示鳞癌,为解除肿块阻塞气道,改善通气,减轻胸闷、气短症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2017年5月25日行镜下介入治疗,术中情况如下:


  此次治疗在内镜室及麻醉科配合、喉罩通气保证氧合下,科主任王恵霞副主任医师使用针形电刀及氩气冷冻法仔细去除部分肿物边缘部分,显露肿物边缘及其蒂部,圈套器将肿物绝大部分套入,启动电切开关(美国康美,30W,混切参数7)切除。冷冻探头将切除物冷冻提出体外。切口局部渗血,经氩气刀烧灼、冰盐水喷洒后血止。术后左主完全通畅,左下支气管完全显露。患者苏醒后自觉胸闷气短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肺复张。


  案例二  患者王某,女,55岁,以"咳嗽咳痰半月,加重伴寒战发热1周"之主诉收入。半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大量白色粘痰,无寒战发热,无呼吸困难,未治疗,1周前出现寒战发热,伴全身乏力不适,测最高体温39·8度,无气短,无胸痛,就诊于当地某医院胸CT示左上肺肺炎,抗感染治疗后仍发热,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以"肺炎"收入。初步诊断:左上肺肺炎。胸部CT示:左肺门影大,左主支气管略受压,占位待查,左肺上叶感染伴膨胀不全,双肺间质増生。具体如下:


  初诊肺炎,抗感染治疗同时仍不能除外结核、肿瘤可能,入院后立即安排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


  气管镜检查后约4小时所取组织送检细菌涂片示抗酸杆菌(+++),综合病史、CT、气管镜所示、细菌检查结果,考虑继发性肺结核,予以口服抗结核治疗,但患者气管病变明确,左肺舌叶、上叶管口被干络样坏死物质填充阻塞,单纯口服药物效果缓慢,后住院期间反复镜下治疗前后共计4次。


   前后4次镜下介入氩气冷冻、灌洗清洁,最终气管得以畅通,协同药物治疗效果,历时17天,患者发热停止,病情好转出院。


  总结:随着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的日益普及,支气管腔内肿瘤、结核、异物等病灶侵犯阻塞气道引发的疾病,采用经支气管镜介导的激光、高频电灼、射频消融、氩气等离子凝固(APC)、微波、冷冻、气道支架、球囊扩张等技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该类型复杂气道病变、良恶性病变所的新技术与有效措施。


  自科室成立以来,率先在宝鸡市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细导管深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肺脓肿冲洗治疗等新技术。不断总结探索镜下介入治疗的得与失,已成功完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几百余例,体现了"天道酬勤、业道酬精"。呼吸内一科专业的医疗团队值得您信赖,随时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您咨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