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重度蜂蛰伤 且看重症医学科的“三板斧”
发布时间:2019-09-11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loading...

 

 

  近日,宝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救治3例重度蜂蛰伤患者,3例患者均是在野外活动时全身多处被群蜂蛰伤,短短几小时之内均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科室专业治疗,目前3位患者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9月4日,重症医学科接收了第1位蜂蛰伤患者,患者为60多岁女性,头面部、双上肢多处蛰伤,短短7小时,患者已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害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据既往的经验,主治医师准确判断出,若蜂毒不能及时排除体外,病情仍会持续加重,各个脏器会进一步遭受损害,此时的治疗至关重要。立即与家属沟通病情后,行股静脉置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加用血液灌流,患者症状很快得到缓解,1天之后,患者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

 

  紧接着,科室连续收治2位全身重度蜂蛰伤患者,这两位患者也均出现全身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检查结果,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治疗,此时,床旁血液净化无疑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却遇到了预料之外的困难,其中一名患者蜂蛰伤未重视,拖延几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酱油色尿才来院就诊,检查结果提示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持续恶化,科主任李蓉、护士长韩静当机立断,联系输血科,并亲自指导血浆置换治疗,在科室医护共同努力下,患者症状、各项检查逐步好转,目前患者也已脱离生命风险,另外两名患者也已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重症医学科共进行了3次CRRT,5次血液灌流,2次血浆置换,重症医学科的这“三板斧”,让胡蜂毒素无处可逃,3例重度蜂蛰伤患者均脱离危险,整个救治过程,无不彰显着宝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疗专业水平。

  重症医学科李蓉主任强调:在此秋收季节,外出时思想上一定要重视胡蜂蛰伤,一旦蛰伤,早期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及时就医,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蜂蛰伤小知识

  随着天气逐渐凉爽,外出郊游、野外作业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殊不知在郊外游玩、作业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比如蜂蛰伤,特别是胡蜂、大黄蜂、人头蜂,毒素强,被蛰伤后引起严重后果。蜂毒的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的生物性中毒,导致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等。

  被蜂蛰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刺蛰所致的淤点,较重者形成水疱。少数可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受蛰皮肤立刻红肿,疼痛。如果被成群蜂蛰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被蜂蛰伤后如何处理:

  绷扎: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拔出毒刺: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出。方法是用胶布黏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若扎入皮肤的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加重反应,可以用尖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囊。
  中和毒液: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选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红肿处理: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疱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疼痛严重者时刻酌情使用止痛剂。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已经入院的患者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肌酶升高、肝肾损害、凝血功能障碍、酱油色尿等需及时行CRRT、灌流、血浆置换治疗。


如何预防:

野外驻训要穿长袖衣裤,戴面罩及手套,以免遭蜂蛰伤。
遇到蜂在周围徘徊,应及时躲避,避免轰打,以防激怒而被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