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过敏 压疮 冻疮各种皮肤问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大白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宋颖     点击量:loading...

 

       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刺激及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维持其屏障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因为需要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皮肤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供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护理及治疗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面、颈、双手这些暴露部位的皮肤与防护用具直接接触,且护目镜和N95口罩按照防护要求需要与皮肤紧密贴合,而边缘较硬的材质对皮肤长时间的压力、摩擦及水蒸气的刺激,就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所以建议,在穿戴防护用具之前,这些部位的皮肤要进行正常的护肤,可以选用一些润泽、有修复功能的护肤品,在其上涂抹一层较厚的氧化锌软膏。氧化锌有轻度的消炎作用,而软膏这种基质可以保护皮肤,减轻一定的摩擦刺激,还具有隔湿的作用。

       2、其次,可利用水凝胶质地的创可贴预先贴在与护目镜、口罩直接接触的骨性结构突出的部位,比如额、颧、鼻梁,再佩戴防护用具,可以减轻局部压力。如果没有水凝胶质地的创可贴,也可以用输液贴代替。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部位,就是耳廓的上方,因为头戴式口罩的带子长时间佩戴会下滑至耳廓上方,因反复摩擦导致局部皮损受损,所以这个部位也需要预先防护。

       3、若面部已经出现压疮,除继续做好上述的预防工作外,需要药物治疗,皮肤没有破损,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如果已经出现破损,要外用修复皮肤的药物,如人表皮生长因子或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同时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类外用药预防感染,局部贴创可贴,减轻一定的压力。

       4、一部分工作人员对防护用具的某些材质可能接触性过敏,首先尽可能避免接触同类材质的防护用具,口服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外用氧化锌软膏或青鹏软膏,同时配合外用保湿霜,可短期使用激素药膏,面颈部建议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手部用卤米松乳膏,足部可以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疗程不超过10天,一般没有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了糜烂渗出,在上面治疗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依沙丫啶溶液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以减少渗出。如果手足部出现裂隙,可局部外用尿素乳膏或软膏、维生素E霜等。

       5、长时间佩戴手套、穿防护鞋,手足部皮肤会出现变软、变白,在休息的时候尽可能的暴露干燥,配合外用含有修复成分的修复霜或者保湿霜。如果出现糜烂渗出,也需要用生理盐水、依沙丫啶溶液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

       6、若手、耳廓出现冻疮,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暖及促进血液循环,身边可以放置取暖器,提前贴上暖宝宝,双手尽量多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轻的未破溃的冻疮,外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冻疮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如果有溃破,要加用抗菌类的外用药如夫西地酸乳膏等。

       当脱下防护用具进行皮肤清洁时,避免热水洗烫,尤其是可能出现冻疮的部位,一定要从温凉的水逐步过渡到热水,出现瘙痒症状时,一定要避免搔抓。

       以上就是我们根据文献结合具体情况给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希望疫情早一点结束,期待你们凯旋而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