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康复医学科专业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换来患者康复如初
发布时间:2023-02-22    来源:康复医学科(曹蕾)     点击量:loading...

       患者张奶奶,2022年12月5日以“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无力”之主诉入住我院相关科室,诊断脑梗塞,给予专科治疗,遗留右侧肢体偏瘫、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恰逢本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81岁高龄的她也被病毒的感染,更是给这位老人雪上加霜,双肺感染、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经专科治疗病情稳定后于春节前转入我科,入科时全身情况较差,呼吸困难需要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留置胃管、尿管。言语吞咽障碍、右侧肢体瘫痪,电解质紊乱。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期间多次的病危告知书也让家属心情跌到谷底,对治疗过程颇不配合,对治疗效果也颇不信任。

1.jpg

       转入我科后,立即进行专科查体,告病危,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等治疗,及时与原科室主管大夫了解沟通病情,第一时间将患者的病情及家属担忧报告科主任及护长,科主任查房后指出:患者脑梗死恢复期,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能,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加之新冠肺炎的感染,高热伴寒战,肺部感染,呕吐腹泻,给了这位老人及家属沉痛一击,是我科目前比较重症的患者,组织全科室危重病情讨论,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大夫,主诊组大夫,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分别参加此次病情讨论,针对患者病情,大家各抒己见,分别从不同治疗角度发表意见。最后确定:针对患者病情,首要解决肺部病情,主要控制新冠感染及合并细菌感染,抗病毒、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血氧等对症治疗,积极请相关科室会诊,在确保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及时早期开展床旁康复治疗、心肺康复。可给予推拿、踏车、针灸、吞咽、泥疗、气压等早期床旁治疗。针对于患者家属对预后的担忧我们要做到理解及帮助,可通过讲解病情知识及以往有效的康复个案等方式来鼓励家属,唤起他们对疾病的信心!

2.jpg

       同时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制定了护理方案,患者病情较重,护理工作更应细致负责,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的同时也要专科护理,做好皮肤护理、管路护理、心理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我们要陪患者及家属一起挺过去!是科主任对全科医务人员的要求与嘱托,也是对患者及家属的鼓励与承诺!

  大家纷纷各司其职,主管大夫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治疗方案讲解预后,治疗师、治疗护士根据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康复效果及时报告科主任主管大夫,全体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精心护理,认真负责,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经过全科积极治疗,多次请相关科室会诊,双侧胸腔积液引流、输血、输蛋白等治疗,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控制,早期康复治疗使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侧肢体逐渐有了感觉,对轻微的痛痒有了知觉,肌力也逐渐恢复,可自行轻微活动下肢,通过吞咽治疗仪的训练患者吞咽功能慢慢恢复,拔除胃管,可经口进食。

  近日,患者病情好转,精神状态好,撤掉监护,拔掉胃管、引流管,对着陪伴了许久的“战友”露出微笑,竖起大拇指,看着张奶奶一天天的好转,家属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康复效果认可,对康复治疗信任,同时也感谢医务人员的默默付出,下步治疗我们将对张奶奶的肌力耐受力、肢体功能、言语等进行训练,期待着张奶奶能与我们共“话疗”。

3.jpg

       张奶奶的案例,体现了早期康复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了三级医院急危重康复的个例,让危重不再可怕,让康复这个词更有重量与宽度,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康复的时机,提高了生存的质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康复人一直在努力,我们与患者及家属紧密配合,分工协作,成为了彼此最为信任的“战友“,共同打赢了这场战争,专业有效的治疗是我们为医者的责任与初心,用心的呵护更是做为“战友”的帮助与承诺!责任心、真心、放心………我们与患者共同谱写了一副医患和谐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