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翩然而至(2月18日-20日)。此时,冷空气势力减弱,气温回升明显,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北方地区可能仍有降雪,南方则春雨渐至,空气湿润,人体易受“寒湿”侵袭。肝木当令,脾胃易虚,养生当重“祛湿护脾、疏肝理气”。作为您的中医朋友,送上这份节气养生指南,助您顺应天时,养出春日好气象!
起居调养要点
1. 顺应天时,调整作息
早睡早起,与日同兴:宜于卯时(5-7点)起床,顺应阳气升发;亥时(21-23点)入睡,以养肝血。晨起梳头百下,用木梳轻梳头皮,疏通头部经络,助阳气升发。
2. 春捂防寒,护好三处
下厚上薄,重点保暖,雨水后“倒春寒”多发,需捂好“背、腹、足”。腰部可贴敷暖贴,足部常泡脚驱寒。晨起勿急开窗,外出戴围巾护颈项,防风邪侵袭。
3.居室通风,祛湿防霉
每日开窗换气,选择午时(11-13点)阳光充足时通风,避免早晚湿寒入室。可用艾条熏燃室内角落,或悬挂苍术、佩兰等芳香化湿草药包。
4. 微汗运动
晨练待日出后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配合深呼吸以疏肝理气。也可选择平躺,双手交叠置于脐部,顺时针揉腹36圈,逆时针24圈,助脾胃运化,预防春困。
饮食养生三原则
1.省酸增甘
减少酸味食物:春季肝气旺盛,酸味入肝,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旺,克制脾胃,所以应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如话梅、柠檬等。增加甘味食物:甘味入脾,适当多吃甘味食物可健脾养胃,如红枣、山药、薏米、南瓜、蜂蜜等,既能健脾,又能祛湿。
2.健脾祛湿
多食祛湿食物:雨水时节湿气渐重,可多吃茯苓、薏米、芡实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可煮成粥或汤食用。同时,搭配辛香食物,如适当选用韭菜、葱、香菜、陈皮等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和调料,既能增加食欲,又能醒脾助运化。
3.温补驱寒
早春气候多变,寒潮频发,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生姜等温性食物,抵御余寒,帮助身体驱寒暖胃。要少吃冰淇淋、冷饮、刺身、寒性水果等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气内生。
养生茶饮推荐
1.祛湿健脾茶
取陈皮5克、茯苓10克,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即可饮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缓解湿气重引起的困倦乏力。
2.疏肝理气饮
取3-4朵干玫瑰花,用沸水冲泡,浸泡3-5分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
3. 雨水润肝茶
由生地、麦冬、石斛、白芍、枸杞、当归、炙甘草等组成,具有滋阴养肝的功效,适合情绪易怒、两目干涩、口咽干燥等人群。
4.温补驱寒茶
取黄芪10克、桂圆肉5-6颗,可加生姜2片,一起煮水或用沸水冲泡饮用。黄芪可培补肺脾之气,桂圆能养血安神、补益心脾。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雨水节气养生,重在调和肝脾,顺应春生之势,以“缓、暖、疏、健”为法,为全年健康奠定根基。必要时可结合体质,辨证施以药膳、针灸,效果更佳。让我们顺应自然,以舒展之姿拥抱春雨,用中医智慧唤醒身体潜能,静待春暖花开!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